捲動至

  • 企業低碳轉型
  • 氣候風險管治

踐行低碳

本集團積極通過技術創新,設立相關部門和專責小組,及可再生能源投資等途徑,加速企業低碳化轉型,響應業務營運所在地國家及地區的減碳行動及目標,融入營運所在地的可持續發展藍圖。

企業低碳轉型

幕牆工程板塊 - 遠東珠海

  • 01

    在設計幕牆組成時,引入內循環呼吸系統,通過精確控制風的流動方向和流量,顯著提升建築整體的熱工性能。通過嚴格的結構和熱工計算,結合建築設計,充分利用自然光,有效減少因取暖、製冷和照明所導致的碳排放

  • 02

    在生產環節,我們以「打造智能型生產基地」為導向,以「引領幕牆全過程智能製造」為目標。同時,優先選用低碳金屬、低熱反射玻璃等環保材料,確保生產過程的可持續性和環境友好性。我們緊跟國家的「雙碳」目標和中建集團的「十五五」戰略規劃,深耕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和建築附加光伏(BAPV)新興市場。

  • 03

    在安裝環節,我們採用單元式幕牆產品,全面縮短施工時間,並降低施工階段的碳排放總量。同時,我們不斷突破行業技術瓶頸,引入市場前沿的BC電池,憑藉其卓越的發電轉換效率,顯著提升建築的自我發電能力,從而大幅降低建築的總體碳排放。

投資運營板塊 - 皇姑熱電

  • 01 以熱定電

    會以生產熱量確定電量生產的額度,不會為了供暖而過度發電

  • 02 精準調控

    系統會根據當天的溫度,對供暖的額度實時進行調控

  • 03 一區一策

    根據社區的需要及配套調節供暖溫度以達致最高效益,並正研究採取二網平衡政策,智能調控供熱速度和壓力以平衡社區的熱力

  • 04 熱回收

    在供暖生產過程中不能避免產生餘熱,所以我們把機組發熱的餘熱回收供暖,降低能源使用

皇姑熱電嚴格落實《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發電設施》、《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要求,開展碳排放核查與註冊工作,並關注碳市場動態,探索清潔能源應用,推動低碳轉型。2024年,皇姑熱電以人民幣104.33元的單價成功出售42,796噸碳配額,總成交額人民幣446.50萬元。

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

隨著中國「十四五」規劃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引,新能源發展和城市節能減排需求日增,綠色環保理念在建築工程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在此背景下,本集團積極開展BIPV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創新發展方案,並與外部合作方緊密協作,將BIPV技術融入綠色建築項目,共同推進建築領域的低碳轉型。

2024年,本集團持續拓展國內外市場,先後成立遠東幕墻(新加坡)有限公司及遠東光伏科技(廣東)有限公司,進一步推動幕墻業務的全球化佈局與可持續發展。

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 —— 零碳標杆

  • 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靈活運用遠東光伏外牆Light S產品,混凝土質感光伏元件,安裝面積超2000平方米,發電量每年約18萬度電(方案前期資料)。在產品室外面的特殊彩釉工藝下還原“清水混凝土”的肌理和質感,實現科技與自然的融合。
  • 設計建築師巧妙運用中國建築興業遠東光伏外牆Light S 產品與雙玻透光光伏元件相融合建築設計,滿足不同透光度的發電玻璃,讓光線照進室內,兼具採光與發電。
  • 該項目集合運用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電器、柔性用電(通過光儲直柔箱的中控系統實現柔性用電策略)等技術,每年發電量約其中三號樓是綠建三星建築,零能耗建築,在建築物範圍內,配置其一年用電量的綠電,即可從近零能耗變成零能耗建築。

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會發電的好房子”

  • 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打破人們的傳統認知,從“耗電大戶”逐步蛻變為綠色“發電體”。這一轉變的背後,離不開中國建築興業集團的新型建造科技。
  • 為滿足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對美觀度、發電性、抗風壓的多重要求,中國建築興業研發團隊創新採用藍色點狀鏤空設計,並應用全新設計的遠東光伏外牆Light A 2.0光伏組件,構建總面積超3.5萬平方米的BIPV屋頂,每年發電量超600萬度,可減少約4,700噸碳排放,相當於種植約27萬棵樹。
  • 位於沿海區域,颱風極端天氣是不可避免的因素,為滿足建築嚴苛的9.1kPa風壓設計要求,研發團隊在產品結構上實現雙重突破。
  • 一方面採用高強度不銹鋼背板設計,顯著提升產品整體剛度和強度,在同等風荷載條件下變形量更小,靜態載荷測試達到14kPa以上,同時將重量精準控制在19kg/㎡以內,確保對金屬屋面荷載友好;另一方面通過定製化外框設計實現連接加強,元件四周採用不銹鋼外框,結合精密折彎與鐳射焊接,全方位滿足風壓設計要求,兼具輕量化與高強度的特點。

香港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項目臨時寫字樓 —— 遠東香港首單光伏屋宇幕牆

  • 為有效應對現有策略性堆填區容量趨於飽和所引發的城市廢物處理挑戰,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啟動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專案總投資額高達611億港元。
  • 在此重大專案中,中國建築興業旗下遠東幕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東香港”)承擔了項目配套寫字樓的綠色能源系統建設。於建築立面,遠東光伏創新應用其自主研發的Light A系列BIPV元件,安裝面積達390.75平方米;於屋面及雨棚區域,則採用高效建築附加光伏(BAPV)系統,分別鋪設標準光伏元件454.08平方米及225.83平方米。
  • 該寫字樓光伏系統預計年均發電量約為19萬千瓦時。相較同等發電量的傳統火力發電,年均可實現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節約標準煤5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9噸。此減排效果相當於約570棵成年樹木一年的碳匯貢獻,為該項目及香港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增添了實質性的環境價值。

北京中海金融中心 —— 零碳建築與“光儲直柔”示範

  • 5月25日,北京中海金融中心項目正式投入運營。中國建築興業承擔了其辦公樓核心區域的BIPV工程,並依託自主創新產品,有力驅動了該建築的綠色低碳轉型。項目成功滿足綠色建築領域三項嚴苛的國際認證標準,一舉成為北京市首個商業辦公領域的零碳建築標杆,同時也是“光儲直柔”(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先進技術集成應用的首批示範項目。
  • 該寫字樓創新採用了遠東光伏外牆LIGHT系列產品,構建多功能建築表皮體系,覆蓋三大關鍵應用場景:淺金色鋁板裝飾條、全黑遮陽板及樓頂格柵。產品創新性地應用了玻璃表面微米級彩釉工藝,並結合輕質高強的結構設計,精準複刻傳統鋁板幕牆的優異物理性能和美學表現,實現了光伏發電功能與建築立面美學的無縫融合。其出色的場景適配性,成為項目設計與功能的點睛之筆。
  • 項目總計安裝BIPV光伏元件面積達1,314平方米,系統總裝機容量194千瓦。年均發電量預計為16萬千瓦時,相當於減少標準煤消耗約51噸,或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125噸。憑藉其綠色生態的零碳運行模式,中海金融中心正樹立起“世界北京會客廳”的嶄新形象,為首都可持續發展貢獻典範力量。

環保幕牆產品

本集團積極開展對光伏發電、變色、防火及呼吸式等新型幕牆技術的研發及應用,致力於適應環保低碳理念及市場新需求。

被動式幕牆認證

本集團擁有適用於北美區域的被動式幕牆認證,該認證為北美乃至全球第一個單元式玻璃幕牆被動式建築認證,充分肯定了本集團綜合採用良好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高氣密性、高效熱回收系統來實現超低能耗的建築幕牆設計。

* 本集團北美附屬公司Gamma North America獲得被動式幕牆認證

雙層呼吸式幕牆技術應用

本集團擁有成熟的雙層呼吸式幕牆技術,在幕牆組成中引入內循環呼吸系統,通過控製風的流動方向和流量,提高建築整體的熱工性能,於寒冷天氣防止幕牆結霜,並於高溫天氣加速幕牆散熱,從而降低能源需求,發揮節能環保效能。

* 香港科學園項目中成功應用了雙層呼吸式幕牆技術

應對氣候變化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形勢的日益嚴峻,企業的氣候韌性已成為關鍵議題。為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及香港特區政府發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本集團根據業務特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氣候風險管理體系,將氣候風險納入集團整體風險管理框架中。

基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框架,本集團深入分析氣候變化對業務的潛在影響,制定具體的管理策略與行動方案。通過向利益相關方透明展示在減緩氣候變化、提升營運韌性及應對風險方面的具體實踐,進一步展現了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與責任擔當。

氣候風險管治

為應對氣候變化對業務營運的潛在影響,本集團設立了一套層級分明的四層治理架構,並以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為核心,確保氣候相關事項得到全面監督與管理。委員會成員由董事局遴選產生,委員會主席亦由董事局委任。委員會至少設置三名成員,包含獨立非執行董事,以確保其專業性和客觀性。

委員會從專業角度審視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與機遇,評估其對本集團長遠發展的潛在影響,並定期向董事局報告相關策略、風險管理和商機的最新資訊。這套機制確保董事局能全面掌握本集團在氣候韌性方面的最新進展,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風險 潛在影響 我們的回應

物理風險

氣候變化導致的直接自然災害,如洪水、颱風、乾旱、極端溫度和野火等災害,通常具有突發性、破壞性和不可預測的特徵。

  1. 對於中國南部颱風發生機率較高的地區,應多加注意場所或建築工地的安全,以免造成經濟損失。這有機會影響員工安全、建築材料的物流運送及工地施工進度等,導致企業財務損失。
  2. 遠東珠海的高壓電房、重要機房及生產車間地理位置均高出地面較多,所以水浸問題對遠東珠海的影響較低。
  1. 本集團針對夏季惡劣天氣制定應急措施,在重大天氣預警發出後,辦公室及應急工作小組將組織並安排各部門協調開展辦公區域的防災應急工作,保障本集團人員生命健康及財產安全,務求將損失降到最低。
  2. 遠東珠海亦因此配置備用電源抽水泵及移動柴油抽水泵以滿足廠區緊急情況下的排水需求。每週亦會定期檢查、清理廠內各區域排水通道。
  3. 面對極端高溫天氣帶來的挑戰,遠東珠海採取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以保障業務的連續性和員工的健康安全。具體措施包括:在生產車間安裝自動噴水降溫裝置,並為全體員工提供清涼飲品和防暑降溫物品,幫助員工在高溫環境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和體能。

轉型風險

氣候變化導致政策、技術或市場改變而產生的結構性調整。

  1. 各國政府響應低碳及碳中和的倡議,不斷加強氣候相關的監管措施及促進相關技術進步以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使企業需要調整環境方針、營運模式及額外增加投入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等,以應對及配合相關法律要求及低碳技術轉變帶來的經濟風險。
  2. 氣候風險、報告標準等方面的政策逐步出台,或會增加合規成本等營運成本。
  1. 作為本集團主要碳排放源之一,皇姑熱電作為燃煤發電領域的重要企業,正積極推進業務模式轉型,致力在保障民生供暖需求的同時,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優化。
  2. 政策的強力推動進一步加速了BIPV的產業發展。隨著政府對新建建築提出更為嚴格的低碳要求,BIPV作為本集團在行業內的核心技術優勢,成為實現建築領域減碳的重要手段。遠東珠海憑藉自主研發的BIPV組件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成功將建築與光伏技術融合,打造出具備發電功能的建築藝術。
    BIPV產品連結

本集團亦將持續完善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識別及應對機制,進一步確保相關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及管理。

風險管治

本集團深刻認識到氣候變化風險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影響,並將其作為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與機遇,集團確立了一套系統性、前瞻性的氣候風險管理框架,從戰略高度開展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工作。

通過行業動態與趨勢分析,本集團始終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及市場趨勢,特別是氣候變化對行業運營模式、政策環境及技術路線的深遠影響。其次,我們建立了一套多維度風險評估體系,通過重要性分析、情景模擬及大趨勢研究,系統性地識別可能影響集團財務表現、運營效率及聲譽的關鍵氣候風險。

董事局及高級管理層基於業務特性,並結合多元化專業視角,對氣候風險進行深度評估。我們亦邀請外部獨立顧問進行專業剖析,確保風險評估的全面性與客觀性。

本集團的氣候風險管理體系體現了其在氣候治理方面的專業性與前瞻性,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氣候風險管理,不斷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指標和目標

針對氣候變化,本集團積極通過技術創新引領企業低碳轉型,並致力於2026年前將每港幣百萬元營業額的範圍一及二的總排放量降較2021年降低25%,並於2060年達到碳中和。詳情請參閱「環境目標」。